來到蘇州當然要看看蘇式園林,拙政園是蘇州最大也是遊客最多的園林,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,初為御史王獻臣改佛寺以建。它是蘇州園林的代表,1997年,與其它數座園林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
因為遊客實在太多,現在要進拙政園要事先上網預約,並且是採實名制,去參觀的時候記得帶證件,最近的捷運站離拙政園有點遠 ,想少走點路的話可以在蘇州火車站北廣場搭178或202公車到蘇州博物館下車

明正德年間,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,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,取晉代潘岳《閒居賦》中“灌園鬻蔬,以供朝夕之膳……此亦拙者之為政也”意,名為“拙政園”。文徵明依園中景物繪圖三十一幅並作王氏拙政園記。 

今拙政園面積約83.5畝,扣除花圃9.8畝及售票辦公處約1畝,開放面積約73畝。73畝開放面積中,僅38畝為晚清建築園林遺產 

拙政園分為東、中、西和住宅四個部分。 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,佈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。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,大多是清咸豐年間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,至清末形成東、中、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。

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,也是拙政園的精華所在。 總體佈局以水池為中心,亭台樓閣皆臨水而建。 總的格局仍保持明​​代園林渾厚、質樸、疏朗的藝術風格。 

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,位於水池南岸,池內遍植荷花 

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,大都與荷花有關。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,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。 

雖然遭到割裂、破壞,目前拙政園的池山形勢仍保持16世紀初的大致樣貌。拙政園在鬧市當中而可以延續其山水格局長達五百年,這是在蘇州園林很罕見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