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布朗宮被收錄於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,於1695年開始建立 ,到1749年才蓋好 ,後做為哈布斯王朝統治者的夏宮 ,整個皇宮有1400多個房間 ,屬於洛可可式建築 。

 

美泉宮的迷宮建於1720年左右,它由高而窄的樹籬之間的路徑組成,沒有死巷所以不會有走錯路的困繞,只是要提供一個舒服的散步環境。

Schönbrunn橘園長189米,寬10米,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巴洛克橘園 ,最大的在凡爾賽宮。


橘園南面由一系列交替排列的大型和小型圓拱形綠色廊道組成 ,橘園也被用於閃閃發光的宮廷慶祝活動。約瑟夫二世特別喜歡在裝滿植物的橘園里安排宴會。

 

 

 

羅馬廢墟最初被稱為迦太基遺址,是由建築師Johann Ferdinand Hetzendorf von Hohenberg在1778年所設計。不遠處有方尖碑噴泉 , 羅馬廢墟包括一個長方形的游泳池,周圍是巨大的拱門,側面有牆壁,喚起了古老建築物慢慢搖搖欲墜的印象。在廢墟前的游泳池中,看似偶然的石塊碎片支撐著象徵著伏爾塔瓦河和易北河的圖形群。

美泉宮的名字來源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(1612年至1619年在位),傳說1612年馬蒂亞斯在一次狩獵中,在此處發現一口漂亮的湧泉,飲用泉水清爽甘冽,遂命名此泉為「美泉」(德語:Schöner Brunnen)。1743年,奧地利女皇瑪麗亞·特蕾莎下令在此營建氣勢磅礴的美泉宮和巴洛克式花園,總面積2.6萬平方米,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。

美泉宮是奧地利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,自20世紀60年代起成為最受歡迎的維也納旅遊勝地之一。美泉宮每年吸引了約150萬遊客,此外美泉宮皇宮花園和其他景點更是吸引了520萬遊客,每年總共有670萬遊客來到美泉

Neptune 噴泉-海王噴泉,羅馬海神叫Neptune,形象跟希臘海神波賽頓類似  ,都在海上騎馬拿三叉戟,可能是有吃到波賽頓的口水 ,海神站在一個貝殼狀的戰車上,手裡拿著三叉戟。右邊是海女神Thetis,懇求海神支持她兒子阿基里斯的航行,阿基里斯已經開始征服特洛伊。在石窟腳下嬉戲的是Tritons,他們是半人半魚的生物,屬於海神的隨行人員。他們擁有用海螺貝殼製成的號角,吹奏起來可以使人類恐懼,並且可以操控駕馭海神戰車的馬。

Gloriette凱旋門- 花園的最高點是一個60米高的山丘,沿路上坡是之字形的所以沒有很陡 , 但推娃娃車還是有點累 ,最初的設計是要在這裡蓋讓國王加冕的宮殿 ,之後則決定將Gloriette凱旋門設計為可以展現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象徵 。凱旋門是由回收剩餘無用的石頭所建造的 , 同樣的材料也被用於羅馬廢墟。Gloriette凱旋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,但在1947年已經修復,並於1995年再次重修。

Gloriette凱旋門有咖啡廳和觀景台,可以看到維也納市區全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